新聞資訊 / NEWS
|
語法難點| 怎么區分賓語和補語賓語和補語的區分是現代漢語的基礎知識,也是《國際中文教師證書》筆試的考點和難點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區分賓語和補語: 01 看補語標記“得” 看動詞后有無助詞“得”,有就是補語。可插入助詞“得”也是補語。如“聽得見” 中 “見” 是補語;“看清楚” 動詞后可插入“得”——“看得清楚”,“清楚”是補語。 但是某些動詞本身含語素 “得”,像“獲得、覺得、取得、曉得、懂得、值得、求得、贏得” 的 “得” 字是構詞成分,不是補語的標志。如“獲得豐收、取得勝利、覺得好看” 中的 “得” 后面帶的成分是賓語。 02 看關系 03 看詞性 賓語可由名詞性和謂詞性的成分充當,以名詞性為主。補語一般限于由謂詞性成分充當。例如:說話(“話”作賓語),看一本書(“一本書”作賓語);走出來(“出來”作補語),聽清楚(“清楚”作補語)。 動詞后邊是量詞短語的話,有名量詞的是賓語,如“看了一本”、“讀一篇”(“一本”、“一篇”作賓語);有動量詞的是補語,如“看了三次”、“踢了一腳”(“三次”、“一腳”作補語);有時量詞的話,可以加“把”來辨別,能改成“把”字句的時量詞作賓語,不能改成“把”字句的時量詞作補語。如“浪費了三個小時”,我們可以改成“把三個小時浪費了”,“三個小時”作賓語;“工作了三個小時”不能改成“把三個小時工作了”,語義不通,“三個小時”作補語。 |